2025年9月8日至12日,“青年与海”双创周于浙江宁波象山盛大举办,期间举行了2025(第三届)“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及“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颁奖典礼。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李姜辉教授获“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

李姜辉(左三)获颁2025“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荣誉证书
“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活动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太平洋学会等单位联合开展。该活动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旨在寻访一批优秀的海洋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团队,并推荐他们那些聚焦海洋科技前沿、深耕海洋经济主战场、助力沿海及离岸碳中和的典型案例。活动历经组织推报、材料审核、专家举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等官方渠道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025年度“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11名、“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29名。他们作为全国海洋研究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投身海洋科研一线,正以蓬勃的活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助力我国海洋强国梦的实现。
人物名片

李姜辉,1988年10月生。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厦门市“双百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随后加入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及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7月加入厦门大学任职至今。担任中国太平洋学会海域管理分会理事、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组织创始会员,《海洋科学与应用》期刊编委等职务。2021年发起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OCCUS)论坛;2025年发起海洋物理与观测探测技术(MPOT)论坛。主要研究复杂海洋环境下声监测与信号处理、海底碳封存安全保障理论与方法、水下气泡声学振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海洋声学环境监测,提升了我国海底装备长期部署能力;正应用于油气企业对海底资源的勘探,显著优化了海底空间资源的估算和评价体系;正应用于深海平台水声通信系统的搭建,提高了海洋信息感知与传输性能,为国家安全、海洋开发与观测贡献了力量。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组部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福建省及厦门市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10余件。为国务院办公厅撰写多份决策咨询报告,并基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为生态环境部撰写多份海洋综合治理报告。
供稿 | 李姜辉教授团队
编辑 | 黄蓝青
审核 | 陈向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