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 07-01

    2025

    厦门大学郭东晖副教授发现中国海域纺锤水蚤属新物种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郭东晖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分类学期刊Zootaxa上发表了题为“Acartia (Acanthacartia) lishaojingi sp. nov. (Copepoda, Calanoida) from Xiamen, southeastern Chin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中国海域纺锤水蚤属新物种,并命名为李氏纺锤水蚤(Acartia lishaojingi Guo & Gong, 2025)。该新种已被世界海洋物种名录(WoRMS)收录。研究背景纺锤水蚤属(Acarti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

    2025年07月01日

    NEW
  • 06-20

    2025

    厦门大学徐鹏教授团队发表封面文章解析箱鲀基因组及其骨板演化机制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徐鹏教授团队在粒突箱鲀基因组演化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Evolutionary balance between genomic conservation and coral reef adaptation in the yellow boxfish (Ostracion cubicus)”为题发表于Zoological Research,并入选当期封面。该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进化基因组、比较转录组等方法探索了粒突箱鲀在鲀形目中的进化地位及其特殊表型适应的分子基础,...

    2025年06月20日

  • 06-17

    2025

    海洋多尺度动力学研究新进展:SWOT瞬时海面高度场的动力分解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刘志宇教授研究组联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王传印副研究员等在海洋多尺度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学领域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与Ocean Modelling.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是物理海洋学的重大前沿,多尺度运动分解是揭示多尺度相互作用机理与量化跨尺度能量传递的关键。目前学界通常采用的多尺度运动分解方法本质上均基于时间或空间尺度分离,...

    2025年06月17日

  • 04-17

    2025

    厦门大学曹知勉、马剑等揭示海底系统深层水中溶解态砷的去除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曹知勉教授和马剑教授等在砷的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源汇过程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Removal of dissolved arsenic from deep seawater around hydrothermal vents and seamounts”为题,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研究背景砷(As)是海洋中的痕量类金属元素,具有与磷(P)相似的颗粒活性,可以被铁锰氧化物大量吸附。因此,As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P和铁(...

    2025年04月17日

  • 04-09

    2025

    厦门大学张彧瑞团队发文揭示始新世暖期北太平洋水平环流的极向扩张机制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张彧瑞副教授团队联合斯德哥尔摩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合作者,通过古气候模拟,研究揭示了始新世早期北太平洋环流(gyre)的极向扩张机制。相关成果以“Poleward expansion of North Pacific gyre circulation during the warm early Eocene inferred from inter-model comparisons”为题,发表于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该研究有助于深化对历史气候调控机制的认识,...

    2025年04月09日

  • 03-19

    2025

    厦门大学史大林团队揭示真核浮游植物驱动海洋酸化对热带亚热带寡营养海域初级生产力的抑制效应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史大林教授团队在海洋酸化影响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Eukaryotic phytoplankton drive a decrease in primary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elevated CO2 in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oceans”为题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该研究通过对2016-2022年在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寡营养海区和南海北部开展的9个现场航次、...

    2025年03月19日

  • 03-05

    2025

    厦门大学沈渊教授团队揭示深海溶解有机碳库可累积而不速解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沈渊教授团队,在海洋储碳潜力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Limited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the deep ocean”为题发表于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研究背景海洋储存了大量的溶解有机碳(DOC),其中绝大部分(>95%)在海洋中长期停留,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沉积物碳同位素记录...

    2025年03月05日

  • 02-25

    2025

    曹知勉教授团队揭示西北太平洋生源颗粒物碳、氮、磷、硅比值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曹知勉教授和周宽波副教授等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分粒径颗粒物中碳、氮、磷、硅比值的分布特征与控制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ize-fractionated C:N:P:Si stoichiometry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sub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为题,发表于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研究背景海洋生源颗粒物主要源自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是碳(C)、氮...

    2025年02月25日

  • 02-25

    2025

    厦门大学郑强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PNAS发文揭示高原湖泊含有大量未知且结构特异的RNA病毒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郑强教授团队联合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阿里云智能及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以“Uncovering the hidden RNA virus diversity in Lake Nam Co: evolutionary insights from an extreme high-altitude environment”为题,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5年02月25日

  • 02-14

    2025

    厦门大学史大林教授团队揭示铁磷限制调控单细胞固氮生物对海洋酸化的响应

    近日,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史大林教授及其团队,在铁、磷限制调控单细胞固氮蓝藻对海洋酸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ron and phosphorus limitations modulate the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on a unicellular nitrogen-fixing cyanobacterium”为题发表于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研究背景生物固氮是海洋真光层重要的“新氮”来源之一,对支撑全球海洋,特别是...

    2025年02月14日

首页上页12345...26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