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1
2025
厦门大学高坤山团队揭示磷限制下束毛藻可利用紫外辐射促进固氮和生长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高坤山教授团队在束毛藻固氮与光生物学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以“Moderate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under phosphate limitation increases Trichodesmuim nitrogen-fixation and suppresses photosynthesis”为题,发表于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束毛藻,作为一种重要的固氮浮游植物,能够通过固氮酶复合体的催化作用,将惰性氮气(N₂)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氨(...
2025年10月31日
NEW -
10-31
2025
厦门大学海洋气象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段安民教授团队在北极海冰变化机制和预估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洋气象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段安民教授团队以“Connecting Tibetan Plateau Snow Change With Arctic Sea-Ice”和“Emergent Constraint on CMIP6 Model Projections of Winter Ice‐Free Periods in the Barents–Kara Sea”为题,在国际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发表了2篇研究论文。这2篇论文分别从海冰变化机制的揭示和海冰预估精度的提升两个层面,为理解北极海冰变化规律、...
2025年10月31日
NEW -
10-22
2025
厦门大学蔡明刚团队运用深度学习框架CGMAT提出全球海洋微塑料污染预测新范式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蔡明刚教授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of future marine microplastic distribution under data scarcity: A deep learning approach”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跨域多图注意力网络(CGMAT)模型,精准应对微塑料分布预测中观测数据稀疏与时空动态复杂的双重挑战,为全球海洋微塑料污染预测与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背景微塑料(...
2025年10月22日
-
09-24
2025
厦门大学徐鹏教授团队综述大黄鱼抗病育种的基因组学方法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徐鹏教授团队以“Genomic Approaches to Enhance Disease Resistance in Large Yellow Croaker: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为题在《Reviews in Aquaculture》期刊发表综述论文。该文总结了大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抗病性状的遗传机制以及基因组选择育种的潜在改进方法,结合多维数据整合、标准化测评方式、人工智能的表型测量以及基因编辑等模式提出了大黄鱼育种的未来发展方向(图1)。
2025年09月24日
-
09-18
2025
厦门大学王智副教授发现中国海岩虫属新物种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王智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分类学期刊Zootaxa上发表了题为“A new species of the Marphysa sanguinea complex (Annelida: Eunicidae) from Fujian, Chin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中国海环节动物岩虫属新物种——福建岩虫(Marphysa fujianensis Wang B, Li, Wang Y, Liang et al. 2025)。目前,该新种已被世界海洋物种名录(WoRMS)收录。研究背景岩虫属(Marphysa)是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
2025年09月18日
-
07-22
2025
厦门大学鲍红艳团队在河口区溶解黑碳迁移机制与通量方面取得新发现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鲍红艳副教授课题组在河口黑碳迁移机制与通量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Transport of dissolved black carbon in three estuaries in China: Roles of flood‐ebb tides and 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为题,发表在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该论文被编辑精选为高亮文章,在Eos进行报道。研究背景溶解黑碳(Dissolved Black Carbon, DBC)是一类具有高度稳定性、难以被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碳,...
2025年07月22日
-
07-19
2025
厦门大学刘志宇教授团队等揭示物理-生地化耦合过程协同调控温跃层内涡旋的营养盐动力学机制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刘志宇教授团队和环境与生态学院柳欣教授团队,联合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等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以Nutrient Dynamics Modulated by Diapycnal Mixing and Particle Sinking Pathways Within an Intrathermocline Eddy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为题,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进展。该研究揭示了海洋温跃层内涡旋(ITE)如何通过“垂向混合”与“水平输运”协同作用重塑营养盐和浮游生物的分布与颗粒物的沉降路径,为理解海洋次表层涡旋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2025年0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