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英文版

瀚海探奇 扬帆筑梦|厦门大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参加厦门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

时间:2025/09/17

来源:

浏览:

今年9月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发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2日下午,厦门大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赴厦门市思明区中山路参加厦门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以海洋科技文化嘉年华的形式与市民近距离互动。本次活动围绕“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的全国科普月主题,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为宗旨,充分发挥厦门大学海洋学科的引领作用,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注入澎湃动力。

在现场志愿者的引导下,青少年们积极参与了多个科普实践项目,在体验中学习科学原理,感受海洋的魅力。

“弹跳泡泡”实验通过特制手套让泡泡在手掌上弹跳,生动展示了表面张力的作用;在机器人体验区,青少年们亲自操控“导航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完成了富有趣味的游戏任务,了解了传感器与控制器协同工作的基本原理,也体验了水下探测的乐趣。

在“走进蓝色海洋”实验区,青少年们运用海藻酸钠和乳酸钙在水中相溶会形成凝胶的原理,制作了色彩丰富的“海洋生物”,并颇富创意地装点自己的“DIY海洋瓶”;在“多彩水母辨认赛”中,青少年们通过观察各式水母标本和模型,认识了倒立水母、巴布亚硝等特色水母,了解了其运动特性与生态行为,感受这类古老海洋生物的多样与神奇。

在科普活动现场,市民张女士带着十岁的儿子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她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孩子在玩中学到了海洋知识,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科学的种子。尤其是亲手制作海洋瓶和操控水下机器人,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书本上的知识更生动、更震撼。”另有参与者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拉近了公众与高校科研的距离。一位中学带队老师认为:“体验式学习往往比传统讲授更有感染力,学生们在玩泡泡、认水母、做手工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潜移默化地训练和发展了科学思维。”

本次海洋科技文化嘉年华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紧扣全国科普月主题,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凝聚了青春力量。活动现场,厦门大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用创新的方式和充沛的活力,将前沿复杂的海洋知识变得妙趣横生,激荡起青少年们求知的涟漪。在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和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下,“近海、亲海、乐海、爱海”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青少年们可触、可感、可参与的生动体验。

文:李铭洋

图:高彤 李惠雅

编辑:张朝霞 黄蓝青

审核:陈向柳

下一篇: 锚定航向 逐梦深蓝 | 我院召开2026届本科毕业生年级大会暨学风建设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