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秋声里,海环捷报传!近日,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学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团委对以“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了联合表彰,我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不畏炎炎夏日,收获累累硕果——“保贝计划”荣获“省级优秀实践队”的称号;“平潭鱼跃”、“益举益动”被确定为“校级优秀实践团队”;我院08级本科生陈若玮被评为“省级优秀个人”,“保贝计划”带队老师朱小明副教授更是获得了“省级优秀带队老师”的高度表彰。
高举红色旗帜 立志服务海西
“保贝计划”是一支由14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组成以“科技支农”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院举办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之初就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安排专门的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党中央“十二五”规划中对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发展海洋经济”两大热点的论述,将实践主题和内容确定为“海洋农业”。在深入漳州水产养殖业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学科特色,运用专业理论知识,采用文献分析、焦点小组、问卷调查等各种实证研究方法广泛收集数据,最终形成了翔实有效的论文报告,并被推荐参加教育部开展的“实践活动调研报告网络征集评选”活动。
“保贝计划”队的成功得益于红色旗帜的引领。在实践过程中,临时党支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党员小组”与群众进行一帮一学习与交流,积极引导队员向党组织靠拢。与此同时,与当地老党员沟通交流、在龙海社区举办“建党九十周年知识竞答”公益活动也成为该支队伍的一大特色;入户宣讲、举办大型知识宣讲活动以传递环保知识更是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积极响应。
凝聚点滴之爱 奋促宁夏花开
获得“省级优秀个人”称号的陈若玮同学,是我院“益举益动”暑期实践队的队长。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他充分发挥团队领导的核心作用,策划并组织“聚点滴之爱,促宁夏花开——关爱宁夏女童教育帮扶实践”活动。实践队在宁夏西吉县开展了计划生育宣传、女童现状调研、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带领队员接受教育帮扶实践的洗礼。
谈及组织此次社会实践的缘由和过程,陈若玮同学感慨颇深:在偏远的西部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远未消除甚至相当严重,女童这个弱势群体迫切需要我们的关注。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努力学习,更应该勇于扛起社会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贡献自己的力量。
营造优良氛围 推进实践开展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能充分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交际能力。我院长期以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会活动保持着强烈的关注与支持:暑假到来之前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动员会,小学期组织优秀实践队伍进行相关经验交流,旨在为同学们营造优良的实践氛围,创造丰富的实践平台。以外,学院还派出经验丰富的带队老师对同学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同学们逐步完善选题、实践、数据分析、实践成果汇总等的事项, 获得“省级优秀带队老师”表彰的朱小明副教授便是其中之一。
自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院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一共派出28支实践队,累计746人次,奔赴漳州、宁夏、平潭等地区,展开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内容涵盖了学习参观、国情考察、教育帮扶、科技支农、环保宣传、专业实践、实习招聘等多个领域。其中,“平潭鱼跃”实践团队将统计学知识与海洋专业知识交叉综合运用,建立数学模型,探究了平潭渔业近10年的发展变化;“厦韵峡情”暑期实践调研队走进移民家中并制作“便民手册”发放给每一户移民;“紫泥”实践队在紫泥镇进行红树林保护宣讲; “英雄三岛”社会实践队员们为岛上十余种常见植物挂上制作精美的铭牌,为官兵打造一个更富于人文关怀的生活环境;“海韵”实践团队致力于建立石斑鱼多样性信息资源数据化平台;“扁藻能源”实践团队针对高油扁藻的诱变育种及其高密度养殖进行研究;“纳米海洋”实践团队开展了“纳米二氧化硅和氧化锌对海洋细菌和微藻生长的影响”项目实验;“子非鱼”实践团队就有关国产溢油分散剂对海洋鱼类早期阶段的毒性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环科行动队和绿士实践团队分别针对海西重点城市交通线源排放情况和厦门市绿视率和舒适度进行了初步调查……
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28日一早,校党委陈力文副书记带领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王炳华、研究生院副院长陈工、教务处副处长施芝元、学生处副处长刘艳杰、校团委副书记张清榕等一行赴莆田南日岛看望我院实践队队队员并举行座谈,让炎炎夏日下的实践队员倍感温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海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得益于师生队伍的通力合作,得益于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相信在红色旗帜的引领下,海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会取得更大的辉煌!
(宣传中心 杨冠滨 吴阳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