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随着2022年度“海丝学堂”航次总结会顺利落下帷幕,由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办的第三届厦门大学“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也圆满画上了句号。在航次总结会上,师生们交流分享出海感受与经验挑战,回顾总结出海收获与创新亮点,同时发布了由“海丝学堂”学生为主导进行拍摄剪辑的纪录片。随后,参与航次的学生们在各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先后作航次科学报告,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活动伊始,学院副院长徐鹏致辞,他首先介绍了“海丝学堂”人才培养项目的背景与意义,并简要概括了2022年度“海丝学堂”的航次执行情况。最后,徐鹏对项目师生不畏险阻,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本届“海丝学堂”表示赞扬与感谢,并对未来有更多师生加入“海丝学堂”充满期待。

海洋与地球学院张润、唐甜甜两位老师分别担任两航段首席科学家。张润代表项目组对2022年“海丝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作了全面总结。他从参与师生规模、航次内容、以及各个专业组的报告数据汇总等方面为概括了此次活动的收获及成果;此外,他还展示了“海丝学堂”海上科考作业以外的主题活动及日常生活。

随后,来自各专业组的学生们对本专业的研究调查成果先后作航次报告,依次由海洋物理专业组的张振宇、海洋化学专业组的唐松盈、浮游生物组的杨晨昱、大型底栖动物组的曾樱芝、地质海洋组的陈宇皓、物理海洋专业组的张文翔进行了展示。评委老师在同学汇报结束后,对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提问、点评。此外,口头汇报开始前还进行了海报展示环节。







最终,在10位评委老师的共同评分下,海洋化学组获得了“最佳墙报奖”,海洋地质组获得了“最佳口头报告奖”,由航次首席科学家唐甜甜和项目指导老师刘凯琳颁奖。


海洋一直承担着孕育生命、连通世界、促进发展的支撑作用。随着人类不断迈进探索海洋、研究海洋、保护海洋的坚定步伐,厦门大学“海丝学堂”也将为维护人类共同的“深蓝家园”、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图 / 黄晶晶
文 / 黄晶晶、朱红梅